1. 基本设备信息
VID(Vendor ID):厂商识别码,表示设备的制造商。例如:0x090C 通常是 SanDisk(闪迪),0x13FE 是 Kingston(金士顿)。
PID(Product ID):产品识别码,与VID组合可唯一标识一款设备型号。
制造商(Manufacturer):显示设备的品牌或主控厂商名称。
产品(Product):设备的型号或产品名称,如“USB DISK”或具体型号。
版本(Revision):固件版本号,用于识别设备当前的固件状态。
提示:可通过 VID/PID 查询数据库(如USB-IF官网)确认设备是否为正品。
2. 主控芯片(Controller)信息
主控型号(Controller):显示U盘使用的主控芯片型号,如:
Phison PS2251-03(群联主控)
SM3257(慧荣主控)
ChipEasy CBM2090(芯邦主控)
作用:主控决定U盘的读写速度、稳定性及是否支持量产修复。
3. 闪存(Flash)信息
Flash ID:闪存芯片的识别码,由8位或16位十六进制数组成,如 AD80D3EC。
Flash 厂商:显示闪存制造商,如 Samsung(三星)、Toshiba(东芝)、Micron(美光)、Hynix(海力士)等。
Flash 型号:具体闪存颗粒型号,用于匹配量产工具。
Flash 类型:如 SLC、MLC、TLC、3D NAND 等,影响寿命与性能。
容量(Capacity):显示物理闪存的实际容量(非标称容量)。
重点:若“物理容量”远小于“标称容量”,说明是扩容盘(假U盘)。
4. 其他关键参数
协议(Protocol):U盘通信协议,如 BOT(Bulk-Only Transport)或 UAS(USB Attached SCSI)。
接口速度:显示当前连接速度,如 USB 2.0(480Mbps)或 USB 3.0(5Gbps)。
固件版本(FW Version):主控固件版本,影响兼容性与稳定性。
序列号(SN):设备唯一序列号,可用于防伪验证。
如何判断U盘是否为扩容盘?
查看 Flash 容量:例如检测出实际闪存为 8GB。
对比 标称容量:若U盘外壳标注为 64GB。
结论:该U盘为扩容盘(用8GB芯片伪装成64GB),极易导致数据丢失。
如何利用这些参数进行修复?
记录 主控型号 和 Flash 型号。
在 ChipEasy 中点击“量产工具”或访问相关论坛(如优盘量产网)下载对应 MPTool。
使用量产工具对U盘进行低级格式化或重新分区,恢复真实容量。
总结:关键看三点
参数 |
作用 |
注意事项 |
---|---|---|
主控型号 |
决定使用哪种量产工具 |
必须匹配正确的MPTool |
Flash 容量 |
判断是否为扩容盘 |
与标称容量对比 |
VID/PID |
验证品牌真实性 |
可用于查询正品信息 |
软件信息
相关推荐
更多版本
ChipEasy芯片无忧 881KB U盘工具v1.8最新版
查看ChipEasy芯片无忧U盘芯片检测工具 881KB U盘工具V1.8.0绿色汉化版
查看